为什么陶瓷餐具通常要上釉?这是今天《支付宝》每日一题的问题,相信我们很多用户都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?这么一个可以领取饲料的机会相信我们很多用户都不想错过,这里羊托游小编为你带来了2025《支付宝》9月11日每日一题最新答案介绍(1)的全部内容,喜欢的小伙伴欢迎点击进入看看吧。
2025《支付宝》9月11日每日一题最新答案介绍(1)
问题:
为什么陶瓷餐具通常要上釉
选项:
A:既美观又方便清洁、B:让陶瓷变得更坚硬
答案:A
2025《支付宝》9月11日每日一题答案解析
1、隔绝有害物质,保障使用安全
未经上釉的陶瓷坯体(称为 “素坯”)存在大量微小孔隙,且陶土本身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属(如铅、镉等,天然或工艺引入)。若直接使用素坯餐具:
孔隙会吸附食物中的水分、油脂、酸碱物质(如醋、酱油),导致陶土中的重金属缓慢溶出,长期使用可能危害健康;
食物残渣也会渗入孔隙,难以清洗,滋生细菌。
而釉层是致密的玻璃质薄膜,能像 “屏障” 一样完全覆盖坯体表面,彻底隔绝陶土与食物的接触,阻止重金属溶出和有害物质迁移,是陶瓷餐具安全使用的核心保障(符合国标 GB 4806.4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》的关键前提)。
2、形成光滑表面,提升易清洁性
素坯表面粗糙且多孔隙,使用后食物残渣(如米饭粒、油污)容易附着在孔隙中,即使反复冲洗也难以彻底清洁,甚至会产生异味。
上釉后,高温烧制的釉料会熔融成光滑、连续的玻璃质层,表面无孔隙、不挂污:
日常使用后,仅需简单擦拭或冲洗,即可去除污渍;
避免了 “藏污纳垢”,减少细菌滋生风险,尤其适合餐具这类直接接触食物的用品。
3、增强坯体强度,提升耐用性
素坯的结构相对疏松,质地较脆,受碰撞、摩擦时容易开裂、掉渣,甚至破碎,无法承受日常使用中的磨损。
釉层的存在能显着提升陶瓷餐具的耐用性:
釉料熔融后与坯体紧密结合,相当于给坯体加了一层 “保护壳”,减少碰撞时的直接冲击;
釉层本身硬度较高(莫氏硬度约 5-6,接近玻璃),能抵抗日常使用中的摩擦(如与筷子、勺子接触),避免坯体磨损露底;
同时,釉层还能隔绝水分渗入坯体 —— 若素坯吸水后遇冷热温差(如从冰箱取出直接盛热汤),易因内部水分膨胀而炸裂,釉层则能有效防止这种情况。
4、丰富外观效果,满足审美需求
釉料是陶瓷餐具 “颜值” 的核心载体,通过不同成分、工艺的釉料,能呈现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,满足不同场景的审美需求:
基础釉:透明釉(凸显坯体本身的颜色或纹理,如白瓷的温润)、乳浊釉(遮盖坯体杂质,呈现均匀的白、米黄等色,如骨瓷);
装饰釉:颜色釉(如青瓷的青釉、红釉的艳丽)、结晶釉(表面形成自然结晶纹理,如冰裂纹)、窑变釉(烧制中因温度 / 气氛变化产生独特色彩,如钧瓷);
图案釉:通过釉上彩(如贴花、手绘,图案鲜艳)、釉下彩(图案在釉层下,安全耐刮,如青花瓷)实现复杂图案装饰。
5、改善手感与使用体验
素坯表面粗糙,触感干涩,且易吸热 / 散热,盛热食时可能烫手;上釉后:
釉层表面光滑细腻,触感温润(如白瓷的 “如玉质感”),使用时更舒适;
部分釉料(如高温透明釉)导热性相对平缓,能减少盛热食时的烫手感;
同时,釉层的光泽感(如亮釉的明亮、亚光釉的柔和)也能提升餐具的 “质感”,让用餐体验更愉悦。
以上就是羊托游小编为你带来的2025《支付宝》9月11日每日一题最新答案介绍(1)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支付宝每日一题的相关资讯尽在羊托游手游网,喜欢的小伙伴欢迎点击关注收藏本网站哦。